~※ 維也納-熊布朗宮東翼 ※~
儘管拿破崙之子的早逝令人傷感,但也無暇多所憑悼,導遊急促的步調依舊拽著大夥繼續前行。
熊布朗宮東翼的轉角處是瓷器廳(Porcelain Room),這間瑪麗亞•泰瑞莎的書房兼娛樂室從名稱看,會以為綴滿中式瓷器,不過事實上是由其媳婦構思的彷似風格。木雕的花果藤蔓在廳間爬漫,然後特以藍白暈染上色,框格間掛上一幅幅由公主們以相同色調臨摹的小畫,遠望過去還真帶有青花意象。果然藝術若不拘泥地域流派,反更能激盪出獨特創意。

隔壁的百萬廳(Millions Room)是此宮重點所在,然整個導覽行程禁用相機,倒使我記憶發生錯亂。印象裡有個因維修而覆上仿真背板的畫面,導遊也藉機輕描淡寫而過,可是究竟是否真為如此,我卻不敢肯定。但人的記憶就是這樣,愈去思索,那個畫面就愈清晰,就算本是虛假也變真實了。
不過腦海裡總算還有些許片段,記得望見的色調類似漆畫廳,然其使用的是珍貴的玫瑰木牆板,這也為此處稱作百萬廳的因由。此外,一個個洛可可焰舌邊框內鑲嵌的是來自印度波斯的細密畫,這些敘述蒙兀兒王朝(Mogul)統治時期宮廷生活的畫作,同樣也被重新裁切拼組,淡雅細緻的色澤筆觸在沉厚的木色空間裡更顯明亮秀麗。

再繼續往前為壁毯廳(Gobelin Salon),有一整個牆面的掛毯描繪安特衛普的港口景緻,廳裡擺放的座椅也繃上同系列織品,編繡出一年十二月份的各自風情。嫩綠色調將寬廣廳間的視界帶往野外,讓人望之舒暢。

然由此開始,導遊帶隊的速度更加提升,也不知如此倉促是為了啥,三兩步便瞥過西西公主婆婆蘇菲女大公的書房(Study of Archduchess Sophie)、紅色沙龍(Red Salon)與東涼台閣(Eastern Terrace Cabinet)。
於是我望著前者於官網圖片裡的素白飾金牆面許久,依舊相當陌生。色調轉為深紅、陳列多幅皇室肖像的沙龍還稍有印象,畢竟領隊指著末代神聖羅馬皇帝法蘭茲二世,要我們留意眼神鞋尖隨視角的變化。而之後那綴著長串花葉的淡綠台閣,又成為記憶裡的黑洞了。



總算轉向之後的帝國廳(Rich Bedroom)還有在腦海裡留下位置,這是法蘭茲•約瑟夫父母的寢室也是他出生的地方,不過現今卻以透明隔間作特別溫溼度控管,保護內裡唯一皇室留存的大床。
這座瑪麗亞•泰瑞莎所擁有的慶典床以暗紅為底,上面用極為繁複的的金漆金線為飾,雕琢出花綻般的鏤雕靠板、刻上紋帶的床柱,而頂帳垂簾、床褥被枕自然有細微花葉竄繞著、交纏著,織連出屬於皇家的貴氣。只惜廳間光線刻意調成昏暗,不然更能感受那份帶著精巧的華麗。

最後,我們於法蘭茲•約瑟夫父親的書房(Study and salon of Franz Karl),端賞以熊布朗宮外院為背景的瑪麗亞•泰瑞莎全家福畫像,兩夫婦帶著十一位當時兒女幸福地與我們對望,連搖籃裡的嬰兒也坐起身露出可愛面容。

走完這些廳室,心中自是浮動著對殿內精緻作工的讚嘆。於是我在紀念品店瘋狂採買明信片、介紹書、宮殿佈局剖面圖,希冀能多留些輔助印象,免得那瑰麗畫面一下便被生活的大小瑣事給洗去了。
或許宮內觀覽時間的刪減是為留予大夥於花園晃遊吧,看不少團員表情自呆滯中泛出朝氣,可能對他們來說,方才的雕琢都大同小異,不如去陽光下於奼紫嫣紅間拍些美照。
順著花圃間的步道我往前行,不禁又憶起前些年於凡爾賽宮踩著碎石地辛苦奔跑,僅為於時限內趕赴遠端的阿波羅噴泉。當然結局是就算我汗流如雨,那駕著馬車的身影依舊遙不可及。於是,這份遺憾今時又推著我直直往丘頂快步走去。
漸漸地,花圃旁轉換為以雕像妝點的樹籬,間或穿插的入口有枝葉交會成拱,能望見不少遊人漫步綠蔭裡。而從寬廣斜道看去,左方盡頭有個立於堆石上的方尖碑,堆石似是泉池,飾著如珊瑚扇貝的凸綴及傾倒水瓶的人像,正中雕了彷若非洲土人的巨首,蓄著飛揚辮髮張嘴吶喊,相當有趣。
根據資料,附近還另砌出形如羅馬廢墟的造景,以殘毀柱牆與斑駁圓拱襯托水池,也是匠心獨具。再往右側眺看,雖不見特殊景緻,但其實那兒藏著大片動物園及用優雅曲弧拼接而成的巨型溫室。



費了一番工夫,我走至主道盡頭,這兒有個海神噴泉,層疊台座上,兩側為裸身少年以張揚姿態制伏馬身魚尾的海獸,正中是留著濃密捲鬚的海神,擎舉三叉戟威武傲立。循旁繞的步階,可行至雕像背後,近距離端賞少年賁起肌理,也能隨海神視線靜觀遠方宮殿。


既已走至這裡,雖時間所剩不多,但望望丘頂樓閣,我依舊執拗地攀著坡徑折曲往上。灼炙艷陽帶出一身汗,見旁人都是閒適步伐,以輕快心情邊晃邊看,總覺我這付急行軍模樣顯得突兀。
其實想來極為矛盾,明明自己是個討厭爬山的人,平常幾個階梯就把我搞得像老人般腿酸喘息,但到了景區卻似腎上腺素爆生,披荊斬棘、奮勇爭先,行山路如履平地。
就這樣憑藉不知哪來的精力,我終於登至丘頂,隔著水池碧波仰望那與宮殿相對的榮耀門閣(Gloriette)。相比主宮外裝的平實,此樓反倒有著細膩刻鑿,三座相接的玻璃拱門撐起門楣襯以戰利品的展翼雕飾,兩端則延展出帶著綴邊的連拱敞廊。其間方柱被挖出龕室置放高瓶,側階也佐以簇擁盔甲盾牌的雄獅,雖是柔媚的鵝黃用色,卻展露雄威霸氣。
據說樓裏有咖啡雅座供人休憩,也似有台階可攀至簷頂居高四望,然預支過多返程時間的我已無法再往內探去了。轉過身往下望,紅綠斑斕的花叢勾繞而出的錦紋,在林樹間織成一片豔色,而熊布朗宮方正英偉的身影,便端坐在紛亂街區之前。
在那裡,紀刻著哈布斯堡王朝曾呼風喚雨的時代,但這份以虛華堆砌出的絢爛,是否也伴隨著桎梏與身不由己的傷悲?或許讓那位清麗公主再次選擇,她會寧願別遇上帶著一身尊榮的身影,而能終生自在徜徉山林間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