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把英國遊記拚完了,沒想到又破了紀錄,高達七十篇,還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寫完。想到好不容易清零的遊記負債在這期間又加了二,壓力又來了。寫這麼多的主因自然是因為首次以自助形式去歐洲,天數拉長,又能恣意把行程塞得密集,篇數本就會暴增。
買一堆介紹書回來也是兩面刃,既然花時間讀完,就覺得該把消化過的資訊寫進去。而英國這樣的國度,網上資料自然充沛了,各景點官網介紹也認真,語言又沒什麼隔閡。於是當變身成認真魔人,原以為一篇就能解決的景點,寫著寫著內容便翻了倍,「西敏寺」是最誇張的,居然寫了三篇啊。
而在描寫技法上也不乏挑戰,一堆類似基調的哥德式教堂要怎麼寫出差分、在辭彙變出花樣,相當燒腦。如何在細節描述與閱讀順暢中取得平衡,也是艱難課題。有時狀況不好,便怎麼寫都覺得卡,一小時生不出幾個字,搞不好就是這種鬱悶讓我狂掉頭髮……當然曾跟自己說,放掉一些,別逼死自己,但越寫對文章的龜毛程度就越甚,每個段落都不禁盯了又盯,時間就完全無法縮減。
至於拾取遺珠的英國二度遊,行程是在書寫過程中想得差不多了,應該會從倫敦周邊的「布萊頓英皇閣」、「利茲城堡」、「柯茲窩」起始,往西以「布里斯托爾」為據點,去撿「溫徹斯特」、「韋爾斯」、「艾克塞特」、「格洛斯特」這幾處的氣勢座堂。
然後朝「威爾斯」推進,看看首府「卡地夫」、在遙遠西海岸「聖戴維斯」的別緻座堂。其西北角也有一系列「愛德華一世」的城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,不過以那距離,注定得先去「伯明翰」待幾天,收集完「華威城堡」,跟「赫里福德」、「利奇菲爾德」、「彼得伯勒」、「諾里奇」的座堂,再由「切斯特」、「班戈」串過去。
接著便是從中部大城「利物浦」切至「峰區」、「約克」周邊,補齊這回捨棄的。當中的「霍華德城堡」、「達拉謨座堂」交通較便捷,華美的「查茨沃斯莊園」、殘頹的「噴泉修道院」、「惠特比修道院」就相對麻煩了,得祭出大把時間轉車。如此一圈回來後,報個從「曼徹斯特」出發的「湖區」一日遊,就能搭飛機去兩個愛爾蘭,踩點「都柏林」和「貝爾法斯特」,以傳說中的「巨人堤岸」作收尾。
然就算規劃得洋洋灑灑,也不知何時能成行,畢竟前面還有順位更高的南義、北義、南德、北德、西葡、南法、瑞士、克羅埃西亞,加上日本也有些很想去的,要輪到它可能是十年後了。難道真的要一年衝兩個行程?遊記產速這麼低的我明顯追不上啊,嗚呼~~~